中山大学港澳台学生研学活动顺利举行
2023年3月10-12日,中山大学港澳台学生研学活动在珠海顺利举行,该项目获得教育部“内地与港澳高等学校师生交流计划”项目立项资助。来自澳门大学及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法学院、国际金融学院等,共25名港澳台学生参与了活动。
3月10-11日,同学们赴华为珠海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联合创新中心、中兴智能汽车有限公司参访交流,了解我国高新科技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师生一行赴港珠澳大桥、圆明新园、日月贝大剧院、唐家湾古镇、汤臣倍健“透明工厂”、罗西尼钟表博物馆、中山大学天琴中心等历史名胜古迹和国家先进工程进行考察,同学们表示此行深深感受到祖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同时领略了中华历史人文之美。。
3月12日下午,中山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古文力带队登上“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海洋科学考察中心探测技术总工程师崔运璐致欢迎辞,他对同学们上船参访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寄语同学们要心怀抱负,要有“乘大船、去深海、做大事”的奋斗精神去实现个人目标,为国家发展贡献个人力量。“中山大学”号首任船长蓝明华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中山大学”号的整体结构及作用,为使同学们更直观了解“中山大学”号科考科船,蓝船长及大副罗锐、二副王汝坤、三副刘家豪、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党政办公室主任、海洋科学考察中心科教培训部主管利佳瑶一起带领大家进入驾驶区域、作业区域、实验室区域和休闲生活区域,深入体验了船员与科考队员的工作环境。科考船上这场别开生面的现场教学课堂,让同学们更清晰地了解到国家海洋装备、海洋科考的发展现状,内心产生了强烈的自豪感与使命感。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在船上的多媒体报告厅进行了结业仪式,来自中山大学2021级法学院法学专业邓皓轩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他回顾了过去3天研学历程,并发表了个人感想:我们港澳台同学责任在肩,要时刻心怀“国之大者”,努力做一个拥有思想力、学习力、行动力的SYSUer,用一生作长度为中华人民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中山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古文力作了结业讲话,她希望通过这次研学活动,让同学们感受到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科技的发展趋势,希望活动能对同学们的学业乃至今后的职业规划上都能得到启发,同时勉励同学们在完成学业后能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附:

赴华发产业新空间——华为珠海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联合创新中心参观交流

华为珠海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联合创新中心技术使能部高级经理康健带领大家参观讲解

赴中兴智能汽车有限公司参观交流

中兴智能汽车运营管理部副部长徐根平带领大家参观生产车间

乘船近距离观赏震撼世界的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

参观圆明新园

参观珠海地标性建筑日月贝大剧院

走进具有浓郁文化传统的唐家湾古镇

探访汤臣倍健“透明工厂”

参观了从原料仓到生产线、实验检测、仓储发货的全过程

走进中山大学天琴中心参观交流

深入了解中山大学天琴中心在深空领域所作出的重大研究成果

中山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古文力带队登上“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

“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首任船长蓝明华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中山大学号”的整体结构及作用

同学们参观“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会议室

同学们参观“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CTD采水间

同学们参观“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直升机停机坪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精彩的活动总结吧:
赖玟慈(中山大学2022级计算机学院 中国台湾):
这次的研学活动带领我们到许多平常到不了的地方,也了解了更多珠海的各种企业文化和我们中山大学的天琴中心及中山大学科考船。透过这次的活动,使我更了解中国在各方面的强大及进步,以及不畏外在的艰难处境,宛如蝴蝶一般破蛹而出,展现它美丽的翅膀,向世界展现它的坚毅及魅力。此外,我对“中山大学”号科考船也有很深的印象,除了船上精良的设备,更是中国最好的科考船,这是无数人努力的成果,也为中国航海科考打开了一个新篇章,相信它能如全体人员所愿:“乘大船,做大事”。
李沁玟(中山大学 2022级新闻传播学院 中国台湾):
在本次港澳台研学活动中,透过对中兴、华为、罗西尼、汤臣倍健等企业以及日月贝剧场、圆明新园、唐家湾古镇等地方的参访,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珠海这个城市的魅力所在。珠海之美,在于当地企业不断创新带来的经济活力,同时也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除此之外,让我印象最深的当属对珠海校区天琴中心以及 “中山大学”号科考船的参访,作为中大学子,进一步了解到中大在科研上作出的努力以及贡献,深感与有荣焉。最后,也非常感谢本次活动的带队老师们,一路上很细心的关照我们、带动气氛,让我们在欢笑中受益匪浅!
黄思蓉(中山大学 2022级 计算机学院 中国香港):
终于可以借着这次机会,来感受珠海这座城市的风景。身为中大人,居然是第一次来到珠海校区,感受到靠海校区惬意的风景确实和东校区很不一样。考察中兴智能汽车有限公司和珠海鲲鹏生态创新中心这样的科技企业,与我的专业息息相关,可以帮助我了解到工业界的最新技术和发展方向,开拓了视野和了解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科技人才,丰富了我在今后的学习中需要掌握的技能。此外,参访珠海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和汤臣倍健,虽和专业无关,但也增长见识。日月贝,唐家湾古镇,圆明新园以及船游珠海等,也让我领略到了珠海这座海边城市独有的魅力。总的来说,疫情三年之后,很开心能够再次参加中山大学港澳台生研学活动,希望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涯中,还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此类活动。
袁心悦(中山大学 2021级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中国澳门):
短短几天看到了中大的科技创新力量,体会了珠海各企业的品牌文化,感受到了大湾区的经济活力,让我更加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努力目标。总而言之,这次的研学之旅让我从经济到文化,感受到了全方位的熏陶,更深刻具体地认识到中国力量。
邓皓轩(中山大学 2021级 法学院 中国香港):
这三天的研学活动带给了我们新颖的实践感受和难忘的一段回忆。过去我们长期生活在校园的象牙塔中,鲜少接触社会实践,对于平日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缺少探究的精神,大到巴士、科考船等运输工具,小到打印机、腕表等日常用品,单知道如何使用它们却从未思考过其背后所蕴含的技术、经济、乃至格局问题。而在参观过中兴智能汽车有限公司、珠海鲲鹏生态创新中心、 中山大学天琴中心、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汤臣倍健后,才明白原来一套完全由中国技术研发设计到生产组装到最终落地的成品有多么的难得与不易。一套突破垄断和独立于微软和苹果系统外的操作系统、包括显卡与处理器、显示器和打印机在国家层面工作运转乃至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性。
珠海的生活气息也让我们耳目一新,我们在参观日月贝歌剧院、唐家湾古镇、圆明新园后,对珠海作为全国宜居第一的城市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我们在研学路上遇到许多叔叔婆婆结团出行,有说有笑好不热闹;我们在城市阳台的夜晚望向远方闪耀的日月贝和渔女像、得月舫和粼粼波光的海面,珠海夜晚的魅力在热闹攒动的游人里展露无遗。我们发现这里的人民懂得享受生活也不含糊糊弄工作,这座城市有文化底蕴也有现代化的交融体现,因而让我们研学的同学们心神向往之。
最后是珠海的海,我们在湾仔码头船游珠海,也登上了“中山大学”号的甲板。却有截然不同的感受的同时,又为祖国之强大感到由衷的自豪与骄傲。湾仔码头与澳门隔海相望,甲板上是旅客,对岸是楼宇璀璨、活力无限的辉夜,仿佛我们与澳门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不同的是此刻的彼岸早已回归了祖国的臂弯,与甲板上的旅客一同流着华夏的血脉。而在“中山大学”号上,踏在因减摇鳍而如履平地的甲板上,一路听着船长、大副、科考员们的介绍,我们深深感受知识的力量、中山大学的文化底蕴、中国技术的实力,犹如深蓝大海一般无垠,也更坚定了我们中华人民的底气。
这三天也要感谢为我们组织这场研学活动的张老师,还有导游和摄影师,这几天来无微不至的关照和安排,让我们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践行研学。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收结,“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我认为,我们港澳台同学责任在肩,要时刻心怀“国之大者”,努力做一个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SYSUer,在不久的将来用一生作长度为中华人民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